里程:65.0km ; 爬升:0m
比赛时间及地点
时间:2025年5月17-18日
地点:南邵文化广场(活动主会场)参赛单位
在国际自盟注册的洲际自行车队、体育运动协会、自行车俱乐部、大学生团体、自行车运动爱好者。竞赛项目及组别
(一)比赛项目
(二)比赛日程
说明: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,比赛时间动态调整,各组别比赛结束后(待成绩出来)即开始颁奖,请参赛运动员不要远离会场,注意听大会广播。
(三)比赛分段关门时间表参赛要求
(一)年龄要求
1.按各组别年龄限制报名,不可跨年龄报名。
2.所有运动员须持有效身份证件(中国大陆居民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、港澳台地区选手持通行证/居住证、外藉选手持护照)报名参赛。
(二)参赛资格
1.参加个人赛及双人团体赛运动员须持有3年内参加国内公路自行车赛事完赛证书,能4小时内完成65KM骑行均可报名。
2.双人团体赛每队限报2人,不接受个人报名。
3.参加挑战赛运动员须有20KM以上比赛完赛证明。
4.亲子组每队2名运动员,至少有1名成年运动员,运动员能正确使用变速、刹车系统。竞赛办法
(一)比赛将依照国际自盟、中国自行车运动协会的相关规定和本赛事的特定规程执行。
(二)所有参赛者本着“友谊第一、比赛第二”竞赛精神,必须遵守竞赛规程,注意安全,不做可能引起自己或他人受伤害的冒险或有意行为;比赛中,不得冲撞、排挤、刮蹭他人,影响他人比赛及其安全。出现上述行为给予警告、降低名次、取消成绩、停赛一年等处罚,对上述行为引起的一切责任与后果均由肇事者承担。
各参赛运动员以及所有工作人员,在比赛中要加强环保意识,禁止乱扔杂物,保持良好的公共环境,以保障赛道畅通和比赛中运动员的安全。
组委会将设置垃圾区。参赛运动员严禁将补给袋或食品包装、水壶等物品扔到垃圾区以外的位置,并严禁携带或使用玻璃制品,否则,将按照规则规定给予罚款。
(三)参赛者需自备车辆,比赛时必须佩戴头盔、骑行手套等必要的安全护具,所有车型均不得加装非人力传动装置。
(四)所有组别运动员赛前90分钟开始检录,赛前30分钟停止检录,未按时检录者视为弃权,没有比赛成绩。
检录时,各参赛运动员必须穿着符合规则规定的比赛服装,正确佩戴号码布及安装车架号码牌。如违反以上规定,将按照相关规则规定对运动员进行处罚。
(五)比赛规则
1.挑战赛
(1)赛道单圈距离25KM。
(2)比赛采用集体出发的方式,男子、女子组按到达终点先后顺序录取名次;亲子组以本队最后一名运动员过终点的时间为最终成绩,用时少的队伍名次排前。
2.个人赛赛道单圈距离65KM,各组比赛采用间隔集体出发的方式,按到达终点先后顺序录取名次。
比赛设置关门时间为2.5小时,被关门的运动员从终点前方退出赛道,不得通过终点;根据比赛进程,裁判有权判定落后运动员被关门;被关门运动员须立即停止比赛,乘坐组委会提供的收容车到达终点。
3.双人团体赛
(1)双人团体赛赛道单圈距离65KM。
(2)比赛中途设立3个补给点和计时收容点。
(3)为了保证参赛运动员比赛安全进行,比赛期间将会对社会交通封闭。为了减少对社会交通影响,及时解封道路,比赛中将会分段对落后运动员进行关门,被关门运动员须立即停止比赛,退出赛道,退出比赛的运动员可乘坐组委会提供的收容车到达终点。
(5)比赛采用分组间隔发枪的方式出发,各组发枪后起点关闭,未出发的运动员不能进入赛道。各组发枪时间至 每队第 2 名运动员到达终点的时间为本队成绩,用时少的队 伍名次排前。
(六)自行车规格及安全装备
1.参赛运动员只允许使用符合国际自盟规则规定的赛车。自行车及配件必须符合中国自行车运动协会规定的公路大组赛规格(禁止使用电助力车、个人计时赛车、铁三车、死飞、折叠车、共享单车参赛,参赛车辆必须带有前后刹车系统。)不得装有附加装备(如:车锁、车筐、脚架、泥板、后货架等)。
2.参赛运动员在比赛时,必须佩戴坚固的安全头盔,否则,将被拒绝出发;比赛途中发现违规者,将取消该运动员本场比赛资格,并给予罚款。自行车装备及头盔的安全性能,组委会不予承担后果及责任。
3.号码布及号码牌:运动员须按照规则规定,分别佩戴在腰部两侧及自行车车架上。号码布及车架号码牌严禁裁剪或折叠,否则将给予该运动员相应处罚录取奖励
(一)精英组录取前30名给予奖励。
第一名:10000元+奖杯
第二名:7000元+奖杯
第三名:5000元+奖杯
第四名:3000元
第五名:2000元
第六名:1500元
第七-十名:1000元
第十一-二十名:800元
第二十一-三十名:600元
(二)大师组、女子组录取前20名给予奖励。
第一名:8000元+奖杯
第二名:5000元+奖杯
第三名:3000元+奖杯
第四名:2000元
第五名:1500元
第六名:1000元
第七-十名:800元
第十一-二十名:500元
(三)挑战赛、双人团体赛各组分别录取前8名给予奖励。
第一名:奖杯+奖品
第二名:奖杯+奖品
第三名:奖杯+奖品
第四-八名:奖杯
注:1.说明:各组上道人数(队伍)低于录取名次递减2名进行录取。
2.以上奖金为税前奖金,所得税20%由组委会代扣。
报名办法
(一)身体健康(无视力、听力、心脏病、高血压、心肌梗塞等任何影响比赛的身体疾病或障碍,心理健康、情绪稳定,未服用任何影响神智的饮品、酒类、药物、食物或保健品),热爱自行车运动,能熟练掌握自行车骑行及控制技能的爱好者均可参加比赛。请参赛者对自身的身体状况进行评估,在具备相应的身体条件、体能、技能的前提下参赛。
(二)各参赛单位请于2025年5月6日24:00之前通过报名服务信息系统进行报名并缴纳参赛物料制作费。逾期系统关闭,不予受理。
(三)报名费
(四)参赛选手报到时必须提供有效身份证明(中国大陆居民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、港澳台地区选手持通行证/居住证、外藉选手持护照),未满18岁参赛者需提供所在地户籍证明及监护人书面同意参赛确认书。
报到时间:2025年5月16日10:00—20:00 5月17日9:00-18:00
报到地点:南邵文化广场活动主会场签到处
(五)严禁选手冒名顶替,一经发现,取消比赛资格,停赛一年,造成后果双方运动员自负。
(六)运动员请于5月17日10:00—11:00在线观看赛前技术会。
(七)组委会保留对选手参赛资格的审定。
(八)联系电话: 微 信:
联 系 人:
十、裁判与仲裁
(一)本场比赛裁判由中国自行车运动协会与北京市自行车运动协会选派,仲裁人员由大赛组委会邀请。
(二)裁判组有权对未尽事项的规则进行解释,裁判组拥有对此规程未尽事宜的解释权,并根据具体情况给予裁判。
(三)对比赛成绩有异议者,须在比赛成绩公布后15分钟内由领队以书面形式向仲裁委员会提交申诉,并缴纳500元仲裁申述费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,比赛成绩公布15分钟后不再接受申诉。
十一、其他
(一)赛事本着自愿参加、费用自理的原则,自担风险。
(二)组委会为参赛选手赠送一份参赛日保额为RMB10000元的人身意外医疗保险和保额为RMB100000元的意外伤害保险,出险请直接与保险公司联系,建议参赛运动员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自行购买更高保额的保险。
(三)所有参赛者认真学习由中国自行车运动协会颁发的《全国公路自行车赛参赛指引》,仔细阅读竞赛规程并签订《安全责任书》,如因填写不清楚造成的组别不正确或保险信息有误,相应损失由本人承担。
(四)获奖运动员凭本人身份证件领取奖金,现场未领取奖金(奖品)视为弃权。
(五)本赛事参赛禁用兴奋剂,如出现兴奋剂,取消成绩及奖励,依照国家相关规定给予处罚。
十二、未尽事宜另行通知、本赛事解释权归赛事组委会。
附件一:比赛路书
附件二:比赛日程
附件一:比赛路书
挑战赛路书:起点→内环东路→左转进入昌崔路→右转进入南丰路→左转进入朝辛路→右转进入水库路→水库西路→右转进入水库大坝→左转进入水库东路→左转进入环湖路→左转进入水库西路→水库大坝西侧→水库西路→水库路→左转进入朝辛路→右转进入南丰路→左转进入昌崔路→右转进入内环东路→终点
(全程25KM)(全程65KM)
个人赛、双人团体赛路书:起点→内环东路→左转进入昌崔路→右转进入南丰路→左转进入朝辛路→右转进入水库路→水库西路→右转进入水库大坝→左转进入水库东路→右转进入昌赤路→右转进入怀长路→望百路→左转进入桃下路→右转进入怀昌路→右转进入昌崔路→左转进入内环东路→终点参赛福利:
![]()
七、参赛要求 (一)年龄要求 1.按各组别年龄限制报名,不可跨年龄报名。 2.所有运动员须持有效身份证件(中国大陆居民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、港澳台地区选手持通行证/居住证、外藉选手持护照)报名参赛。 (二)参赛资格 1.参加个人赛运动员须有60KM以上比赛完赛证明,平均时速不低于35KM/小时。 2.参加双人团体赛须具备一定自行车竞赛水平,每队限报2人,不接受个人报名。单日有50KM以上骑行经验,平均时速不低于25KM/小时。 3.参加挑战赛运动员须有20KM以上比赛完赛证明。 4.亲子组每队2名运动员,至少有1名成年运动员,运动员能正确使用变速、刹车系统。
八、竞赛办法 (一)比赛将依照国际自盟、中国自行车运动协会的相关规定和本赛事的特定规程执行。 (二)所有参赛者本着“友谊第一、比赛第二”竞赛精神,必须遵守竞赛规程,注意安全,不做可能引起自己或他人受伤害的冒险或有意行为;比赛中,不得冲撞、排挤、刮蹭他人,影响他人比赛及其安全。出现上述行为给予警告、降低名次、取消成绩、停赛一年等处罚,对上述行为引起的一切责任与后果均由肇事者承担。 各参赛运动员以及所有工作人员,在比赛中要加强环保意识,禁止乱扔杂物,保持良好的公共环境,以保障赛道畅通和比赛中运动员的安全。 组委会将设置垃圾区。参赛运动员严禁将补给袋或食品包装、水壶等物品扔到垃圾区以外的位置,并严禁携带或使用玻璃制品,否则,将按照规则规定给予罚款。 (三)参赛者需自备车辆,比赛时必须佩戴头盔、骑行手套等必要的安全护具,所有车型均不得加装非人力传动装置。 (四)所有组别运动员赛前90分钟开始检录,赛前30分钟停止检录,未按时检录者视为弃权,没有比赛成绩。 检录时,各参赛运动员必须穿着符合规则规定的比赛服装,正确佩戴号码布及安装车架号码牌。如违反以上规定,将按照相关规则规定对运动员进行处罚。 (五)比赛规则 1.挑战赛 (1)赛道单圈距离25KM。 (2)比赛采用集体出发的方式,男子、女子组按到达终点先后顺序录取名次;亲子组以本队最后一名运动员过终点的时间为最终成绩,用时少的队伍名次排前。 2.个人赛赛道单圈距离65KM,各组比赛采用间隔集体出发的方式,按到达终点先后顺序录取名次。 比赛设置关门时间为2.5小时,被关门的运动员从终点前方退出赛道,不得通过终点;根据比赛进程,裁判有权判定落后运动员被关门;被关门运动员须立即停止比赛,乘坐组委会提供的收容车到达终点。 3.双人团体赛 (1)双人团体赛赛道单圈距离65KM。 (2)比赛中途设立3个补给点和计时收容点。 (3)为了保证参赛运动员比赛安全进行,比赛期间将会对社会交通封闭。为了减少对社会交通影响,及时解封道路,比赛中将会分段对落后运动员进行关门,被关门运动员须立即停止比赛,退出赛道,退出比赛的运动员可乘坐组委会提供的收容车到达终点。 (5)比赛采用分组间隔发枪的方式出发,各组发枪后起点关闭,未出发的运动员不能进入赛道。各组发枪时间至 每队第 2 名运动员到达终点的时间为本队成绩,用时少的队 伍名次排前。 (六)自行车规格及安全装备 1.参赛运动员只允许使用符合国际自盟规则规定的赛车。自行车及配件必须符合中国自行车运动协会规定的公路大组赛规格(禁止使用电助力车、个人计时赛车、铁三车、死飞、折叠车、共享单车参赛,参赛车辆必须带有前后刹车系统。)不得装有附加装备(如:车锁、车筐、脚架、泥板、后货架等)。 2.参赛运动员在比赛时,必须佩戴坚固的安全头盔,否则,将被拒绝出发;比赛途中发现违规者,将取消该运动员本场比赛资格,并给予罚款。自行车装备及头盔的安全性能,组委会不予承担后果及责任。 3.号码布及号码牌:运动员须按照规则规定,分别佩戴在腰部两侧及自行车车架上。号码布及车架号码牌严禁裁剪或折叠,否则将给予该运动员相应处罚
姓名 | 电话 | 组别 | 报名时间 | 报名状态 |
---|